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9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适应国家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作物遗传育种
主要研究棉花遗传育种,小麦遗传育种,玉米遗传育种,作物分子与细胞技术等。
2.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主要研究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及杂种优势利用;高光效、抗病小麦新种质创制与利用;特优长绒棉和早熟棉花种质的创新与利用;密植宜机收玉米新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3.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
主要研究作物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定位与克隆以及基因组学与分子设计育种;作物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构建。
4.作物栽培学与耕作
主要研究农业资源与高效农作制度,作物栽培生理与水分高效利用,药用作物栽培驯化及开发利用,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等。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习年限2-5年。
四、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组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导师组由3~5人组成,成员主要是导师、其他导师和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导师是硕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和导师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阅;负责对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期考核、论文质量的把关;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协助作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导师应依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出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对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工作等项的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与时间安排。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方向课。学位课程最低学分为1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与方向课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选修课12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学位课原则上须排安考试,75分以上为合格;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60分以上为合格。原则上硕士研究生需在前3个学期内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
1.公共学位课(7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16学时1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学时2学分
(2)外国语 研究生英语精读48学时3学分
(3)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16学时1学分
2.学科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
(1)作物学专题与讨论24学时1.5学分
(2)作物研究法16学时1学分
(3)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24学时1.5学分
(4)高级植物生理学32学时2学分
3.专业主干方向课(不少于6学分)
方向一(作物遗传育种):
(1)细胞遗传学 24学时1.5学分
(2)分子遗传学 24学时1.5学分
(3)数量遗传学 32学时2学分
(4)实验室安全管理16学时1学分
方向二(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
(2)高级生物化学 24学时1.5学分
(3)作物种质资源学 32学时2学分
方向三(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
(2)植物分子育种学 32学时2学分
(3)分子生物学 24学时1.5学分
方向四(作物栽培与耕作):
(1)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32学时2学分
(2)高级农作学 32学时2学分
(3)持续农业战略 16学时1学分
4.选修课程(不少于12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可以跨专业选修,专业方向课列入选修课程,专业英语为必选课,导师在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时从选修课程中指定。
5.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6.必修环节(共6学分)
(1)学术研讨(2学分)
硕士生要参加导师组或导师组织的学术研讨(Seminar),每学期不少于10次,并提交学术研讨记录。
(2)学术活动(2学分)
参加1次国际学术会议且提交会议论文或听取10次以上国内外专家的学术报告并提交会议记录。
(3)实践实习(2学分)
硕士生需要参加实践实习活动。可采取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考核成绩由实践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定。学院根据成绩认定合格,则计2学分。
六、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五学期9-10月份,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对其政治思想、科学道德、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考查。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撰写、中期、答辩等环节。学位论文的选题、答辩等要求,具体参照《河南科技学院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执行。
1.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正式撰写前,研究生必须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并明确是否通过。开题报告应重点考查研究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完成。
2.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
3.论文审查
硕士学位论文须经过三次审查,一是前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审查。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应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能够体现学科发展的水平。论文题目选定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拟订论文工作计划,并通过导师组织的开题报告。二是中期的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检查,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导师应对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问题较多者,于第四学期中复查,复查仍不合格者经导师同意,导师组审核,主管学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学校批准,延期进入论文研究阶段或终止学习。三是学位论文完成后的质量和水平审查。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双盲审评阅,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4.科研成果基本要求
研究生申请学位前,鼓励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研究生应为第1作者(如果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可为第2作者),第1署名单位为河南科技学院。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具体参照《河南科技学院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执行 。
附件1:
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备注
学
位
课
程
公共学位
2022_10_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修7学分
2022_10_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2022_17_001
研究生英语精读
48
3
外国语学院
2022_01_00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生命科技学院
学科基础课
2022_01_003
作物学专题与讨论
24
1.5
修6学分
2022_01_004
作物研究法
2022_01_005
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2022_01_006
高级植物生理学
方向一
2022_01_007
细胞遗传学
2022_01_008
分子遗传学
2022_01_009
数量遗传学
2022_01_002
实验室安全管理
方向二
2022_01_010
高级生物化学
2022_01_011
作物种质资源学
方向三
2022_01_012
植物分子育种学
2022_01_013
分子生物学
方向四
2022_01_014
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
2022_01_015
高级农作学
2022_01_016
持续农业战略
选
修
2022_01_017
高级试验统计
考查
修12学分
2022_01_018
英文专业文献阅读
2022_01_019
专业英语
2022_01_020
统计与SAS
2022_01_021
高级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术
2022_01_022
设施农业
2022_01_023
药用植物栽培学
2022_01_024
植物营养与生理
2022_01_025
有机农业
2022_01_026
作物生产模型
2022_01_027
植物组织培养
2022_01_028
基因工程技术
2022_01_029
植物分子育种
2022_01_030
高级种子学
2022_01_031
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
2022_01_032
作物抗逆生理与调控
2022_01_033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与中药材GAP
2022_01_034
菌物学概论
2022_01_035
科技图片处理
2022_01_036
实用分析软件实践与应用
农学院
2022_18_000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前沿进展
人工智能学院
2022_08_000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信息工程学院
补
遗传学
2022_01_037
作物育种学
2022_01_038
作物栽培学
2022_01_039
植物生理学
必
环
节
学术研讨
修2学分
学术活动
实践实习
附件2:
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备注(必读或选读)
New Phytologist
Alistair M.Hetherington
选读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Springer Netherlands
Plant Science
Ele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Group, Netherland
必读
4
Crop Science
Crop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5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J.M. Greef
6
Genetics
The 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7
Agronomy Journal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8
Field Crops Research
9
中国农业科学(中英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10
作物学报
中国作物学会
11
麦类作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2
遗传
中国遗传学会
13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14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1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华中农业大学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科学院
17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上一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农艺与种业领域培养方案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nxy@hist.edu.cn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40337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