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管理队伍
  • 师资队伍
    • 双聘院士
    • 中原学者
    •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 教授
    • 副教授
    • 高级实验师
    • 教师名录
  • 学科专业
    • 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科研平台
    • 标志成果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建动态
    • 组织发展
  • 团学工作
    • 团委
    • 学生会
    • 团学活动
  • 校友风采
    • 优秀校友
  • 下载中心
    • 教学
    • 科研
    • 党建团学
学院新闻
>教学动态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团学风采
>就业信息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第二期“百农讲坛”学术报告(四):环境组学赋能植物育种加速器
2024年08月03日 19:22 (点击数:)

8月2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徐云碧研究员应邀请在河南科技学院第二期“百农讲坛”上作题为“环境组学赋能植物育种加速器”的主旨报告。报告会在行政楼206会议室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宋亚伟、副校长丁轲、农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学科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农学院执行院长胡海燕主持。

徐云碧研究员的报告从气候变化、环境与未来植物育种的关系以及植物育种加速器的概念等角度,阐释了环境的重要性;介绍了环境型鉴定(Envirotyping)理念提出的历程,分享了影响环境型鉴定的环境因素,并对环境组学研究的环境型鉴定步骤进行了说明;分享了环境信息的育种应用,包括环境组学与多学科协调、环境组学大数据的育种应用、基因组预测与选择、人工智能和基因组-环境组集成预测等;最后,结合光配方、早开花、水肥气热光等环境调控的事例,阐释了环境组学助推植物育种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胡海燕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环境组学对于助推植物快速育种的重要意义,希望我院师生从徐老师的报告中汲取宝贵经验与养分,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徐云碧研究员简介:徐云碧,华中农学院学士、浙江农业大学硕士和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国家特聘专家。曾任浙江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兼农学系副主任,美国 RiceTec 公司水稻分子育种科学家,Cornell 大学Research Associate,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玉米分子育种高级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和应用生物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分子育种团队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致力于建立和发展分子育种的理论、技术、平台和应用体系。著有专著《分子数量遗传学》和Molecular Plant Breeding。发表论文 180余篇,论文累计引用18000余次, H指数62,多次入选全球或中国高被引学者。先后担任八种国际期刊编委和Crop Journal常务副主编。主办国际培训班和研讨会20余次,应邀作国际会议报告110余次。为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主讲“数量遗传学”、“分子植物育种”(中英文)和“科技英语写作”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图片/邓佳乐  初审/王平喜 宋普文  复审/朱启迪  终审/胡海燕 于江傲)

 

上一条:第二期“百农讲坛”学术报告(五):中国-中亚农业技术与产业合作途径

下一条:第二期“百农讲坛”学术报告(三):面筋蛋白调控小麦籽粒加工、营养及健康功能品质的遗传解析与应用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nxy@hist.edu.cn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40337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