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牛书丽研究员应邀到河南科技学院进行学术交流,报告会在农学院708会议室举行,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5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农学院执行院长胡海燕主持。
牛书丽研究员在报告会上作了“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温度适应性”的主题报告。她针对碳通量如何响应和适应气候变暖及其生态学过程机制的理解还很有限这一现象,围绕3个科学问题:(1)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温度的响应是否存在最适温?(2)长期温度变化下碳通量是否具有温度适应性?(3)碳通量响应和适应气候变暖的生物学机制是什么?进行了深入研究。牛书丽研究员借助于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增温控制实验和全球涡度通量数据的整合分析的方法,系统地从宏观到微观角度如何回答这些科学问题做了详细的报告,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呼吸广泛存在的最适温及其热适应性现象,打破了对生态系统呼吸温度响应形式的传统认知。同时研究发现增温不仅增加了植物的物种高度,而且改变了物种组成,共同导致植物群落的高度增加,并增加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报告结束后,牛书丽研究员就作物的碳通量和温度适应性等与师生们展开了深入探讨。
胡海燕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牛书丽研究员的报告围绕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科学问题,从大尺度和全球视野为农学院师生提供了一场量身订做、精心准备的报告。报告内容丰富、讲解层层递进、通俗易懂,拓宽了师生的视野,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我院学科研究的发展。
牛书丽研究员简介:牛书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及其变化机理认知、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稳定性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Nature、Science、PNAS、Nature Reviews Earth and Environment、ScienceAdvances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SCI索引论文200余篇,所发表论文被引一万八千余次,谷歌学术指数73, 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气候领域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F1000评论专家。
(图片/宋普文 初审/郑会芳 宋普文 复审/朱启迪 终审/胡海燕 于江傲)
上一条:河南省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论坛学术报告(五):杂交小麦产业化
下一条:河南省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论坛学术报告(三):农业深度节水极限节水路径探讨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nxy@hist.edu.cn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40337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