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团结、教育和联系青年学生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党员培养对象(以下简称“推优”),不断地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是党组织赋予共青团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近年来,学校各级团组织按照党的组织发展要求,认真做好“推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工作制度。为了进一步做好“推优”工作,使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现根据《中共河南科技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在全院师生员工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院党字[2004]59号)和《中共河南科技学院委员会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暂行规定》(院党字[2005]1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推优”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团员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和组织规定程序,及时择优推荐,从而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各级团组织协助党组织加强对申请入党团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
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把“推优”工作列入经常性的重点工作,认真来抓,切实抓好抓实。每学期初要对申请入党的团员进行摸底调查,制订出详细的教育和培养计划。要以“学马列、学党章、学雷锋”(简称“三学”)活动为主线,把握培养教育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大培养和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和入党积极分子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端正入党动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三、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党员培养对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团知识培训,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入党动机端正;
(二)积极参加“三学”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文明创建等团的各类活动,表现突出;
(三)自觉履行团员义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工作积极负责,有奉献精神;
(四)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努力,成绩优良;
(五)关心集体,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
四、“推优”的具体程序
(一)团小组根据推荐条件对申请入党的团员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报团支部研究。
(二)团支部对拟推荐对象进行认真考察。在征求党支部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支部团员大会,先听取拟推荐对象的自我总结,然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推荐。拟推荐对象得票数应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半数,方可列入培养对象推荐名单。团支部召开团员大会时,要请上级党团组织负责同志参加,对推荐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三)团支部和上级团组织确定推荐意见和上报推荐决定时,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四)担任团总支、团支部书记职务或基层分团委委员的,要由上一级团组织在认真听取团员意见的基础上,写出书面推荐材料,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推荐。
(五)推荐人选确定后,按要求填写《团组织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审核表》,报上一级团组织审核,并向基层分团委(或校团委直属团组织)备案,最后向党支部推荐。
五、填表要求
《团组织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审核表》的填写要认真细致(表样附后)。
⑴字迹工整清晰(一律用钢笔填写)或打印;
⑵“主要表现”一栏要实事求是填写,除填写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和参加培训情况外,还要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⑶“支委会意见”一栏要填写支部团员大会召开的时间、参加人数、推荐票数和支委会意见;
⑷“上级组织意见”由团总支或基层分团委填写。
六、推荐安排
原则上,要坚持“成熟一个、推荐一个”,具体“推优”工作应不受时间限制。为了配合党组织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计划地进行集中推荐,各级团组织可根据申请入党团员的人数和表现情况,每学期至少集中进行一次,一般定于每年的“五四”前夕和11月份。
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做好“推优”工作,使“推优”成为大学生党员发展的主渠道,使优秀团员成为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来源。
党组织要重视和指导团组织的“推优”工作,及时通报申请入党团员的情况。在确定培养和发展对象时,要注意听取团组织的意见。
附:《河南科技学院团组织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审核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