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院系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科专业 | 教育教学 | 科学研究 | 党团建设 | 学生工作 | 招生就业 
.
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作物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院系概况 > 学院简介

    生命科技学院是学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由始建于1949年的农学系发展而来。现设农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3个系,设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生物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作物学”为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植物学”为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河南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7人,博士4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省优秀专家、省劳动模范等15人,硕士生导师20人。作物遗传育种团队为河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棉花育种与分子生物学团队为河南省创新型优秀科技团队。

    学院建有“棉花基因工程育种与有害生物防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学校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作物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与美国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合作共建有“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建院以来,为社会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000余名,他们已成为农业、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骨干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9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6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8个。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黄光正教授主持培育的“百农3217”小麦品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杨永光教授主持研究的“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及其生产技术规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王清连教授主持培育“百棉”系列棉花新品种,其中“高产优质早熟短季杂交棉花新品种百棉3号”200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百棉1号”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并推广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累计增产效益超过30亿元。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百农”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百农矮抗58”连续5年成为河南及黄淮南部麦区第一大小麦品种。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86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170余亿元。该成果于2010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促进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生命科技学院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教学研究型院系建设,为我校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国家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小麦研究中心 | 棉花研究所 | 博士论坛 | 媒体生科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
sky#hist.edu.cn  电话:0373-3040337  邮编:453003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