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管理队伍
  • 师资队伍
    • 双聘院士
    • 中原学者
    •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 教授
    • 副教授
    • 高级实验师
    • 教师名录
  • 学科专业
    • 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科研平台
    • 标志成果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建动态
    • 组织发展
  • 团学工作
    • 团委
    • 学生会
    • 团学活动
  • 校友风采
    • 优秀校友
  • 下载中心
    • 教学
    • 科研
    • 党建团学
成果展示
>教学动态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团学风采
>就业信息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成果展示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4年10月29日 17:57 (点击数:)

 buyi

 

2014年1月10日上午,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灯火璀璨、暖意融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我校主持完成的“矮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设奖30年来河南省高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我校党委书记牛书成、校长王清连、副校长刘兴友参加了颁奖大会,小麦中心主任茹振钢教授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为了表彰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组织,是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的最高肯定。由我校茹振钢教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矮抗58”,育种技术创新突出,成功的解决了小麦高产大群易倒伏、矮秆品种易早衰、高产品种品质不优和稳定性差、稳产性与广适性难结合等品种培育的四大技术难题,实现了高产稳产、矮秆抗倒不早衰、抗逆抗病适应性广、优质中筋、稳定性好等品种优势。“矮抗58”是近年来黄淮麦区推广面积大、推广速度快的特大小麦品种,截止到2013年8月,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增效170多亿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创造性的构建了“首席专家负责、分区授权、多点示范、就近供种”的推广模式,在短短3年内便得以大面积推广,在产粮大省河南推广速度、种植面积、增产效益均居第一位,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

该项目是我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教育厅、农业厅等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长期坚持科技兴校战略,实施科技攀登计划,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了我校在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跨越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校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近年来,我校科技创新工作根据“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方针,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先后培育出小麦、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68个,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222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111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当前我校小麦育种团队研究发现的温敏不育系BNS,是国内最有价值的一个温敏不育遗传资源,具有不育彻底、转换率高、育性转换稳定、适宜区域广、产量高等特性,得到了国家973、863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学校现已建立了杂交小麦制种基地,致力于二系杂交小麦研究,突破杂交小麦优势利用的世界性难题。目前BNS型杂交小麦正在进行全国联合攻关,有望大面积推广,为切实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下一条: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nxy@hist.edu.cn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40337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