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管理队伍
  • 师资队伍
    • 双聘院士
    • 中原学者
    •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 教授
    • 副教授
    • 高级实验师
    • 教师名录
  • 学科专业
    • 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科研平台
    • 标志成果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建动态
    • 组织发展
  • 团学工作
    • 团委
    • 学生会
    • 团学活动
  • 校友风采
    • 优秀校友
  • 下载中心
    • 教学
    • 科研
    • 党建团学
教授
>双聘院士
>中原学者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教授
>副教授
>高级实验师
>教师名录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正文
教授
胡海燕
2021年06月28日 10:27 (点击数:)

胡海燕,女,1973年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CSIRO访问学者,现任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执行院长,河南省粮食作物基因组编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一、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作物抗逆分子遗传与生物育种研究。目前主要开展小麦茎基腐病、酸、碱、镉污染等逆境抗性基因克隆、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等研究工作。

二、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科研项目等13项,发表论文38篇,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New Phytologist、Plant disease等发表SCI收录论文26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教材(主编)3部,获河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一)主持重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麦茎基腐病抗性基因挖掘及种质创制,NO.32171995,2022-2025,58万元。

(2)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小麦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子课题,NO.221100110700,2022-2024,14.67万元。

(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小麦TaATG18抗茎基腐病功能研究及种质创新应用,NO.222102110030,2022-2023,10万元。

(4)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利用国外抗源创制小麦抗茎基腐病新种质,NO.192102110030,2019-2020,10万元。

(5)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小麦pH应答基因TaAsr1在非生物逆境抗性中的功能及应用研究,NO.14210211041,2012-2014,10万元。

(6)横向合作研发课题:膜分离纯化功能性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2019-2023,50万元。

(二)主要成果

1、代表性期刊论文

[1]Haiyan Haiyan (通讯).Identification of the ribosomal protein L18 (RPL18) gene family revealsthat TaRPL18-1 positively regulates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in whea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4 (SCI,IF=7.7,中科院一区).

[2]Haiyan Haiyan (通讯).Tae-miR397 Negatively Regulates Wheat Resistance to Blumeria graminis. Plants,2023 (SCI,IF=3.4,中科院二区).

[3]Haiyan Haiyan (通讯).Mechanism of Pydiflumetofen Resistance in Fusarium graminearum in China.Journalof Fungi,2023(SCI, IF=4.2,中科院二区).  

[4]Haiyan Hu (通讯).Identification of acyl-CoA-binding protein gene in Triticeae species revealsthat TaACBP4A-1 and TaACBP4A-2 positively regulate powdery mildewresistance in whe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3 (SCI,IF=7.7,中科院一区).

[5]Haiyan Hu (共一). Leafthickness of barley: genetic dissection, candidate genes pred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yield related trait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22 (SCI,IF=4.4,中科院一区).

[6]Haiyan Hu (通讯).Baseline sensitivity and potential resistance mechanisms for 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 to fludioxonil. Plant disease, 2022 (SCI,IF=4.4,中科院二区).

[7] HaiyanHu(通讯). Anovel wheat β-amylasegene TaBMY1 reduces Cd accumulation in common wheat grains. Environmentaland Experimental Botany,2022(SCI, IF=4.5,中科院二区).

[8]Haiyan Hu (第三). Differentiatinghomoploid hybridization from ancestral subdivision in evaluating the origin ofthe D lineage in wheat. New Phytologist,2020 (SCI,IF=8.3,中科院一区).

[9]Haiyan Hu (共一).Differences between diploid donors are 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 forsubgenome asymmetry measured in either gene ratio or relative diversity inallopolyploids. genome, 2021(SCI, IF=2.3,中科院三区).

[10] 胡海燕 (第一). 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调查及优势病原分析. 核农学报, 2021 (中文核心).

2、会议报告

第十二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报告: 小麦抗茎基腐病基因发掘与分子聚合育种,2024.

3、科研奖励与荣誉

[1] 河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第十完成人),植物高效再生与遗传转化技术建立及应用,2023

[2] 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完成人),抗逆稳产小麦新品种"百农207"选育及应用,2020

4、知识产权

[1] 授权发明专利,小麦抗逆性调控蛋白TaCOR5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ZL202010865449.X,胡海燕(第一发明人),2022

[2] 授权发明专利,小麦抗赤霉病相关蛋白TaRBL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ZL202010936469.1,胡海燕(第三发明人),2022

[3] 授权发明专利,一种乙醇胺的合成方法,ZL201010523933.0,胡海燕(第一完成人),2012

三、联系方式

E-mail:haiyanhu@hist.edu.cn;电话:0373-3693640

上一条:李小军

下一条:陈士林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nxy@hist.edu.cn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40337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