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管理队伍
  • 师资队伍
    • 双聘院士
    • 中原学者
    •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 教授
    • 副教授
    • 高级实验师
    • 教师名录
  • 学科专业
    • 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科研平台
    • 标志成果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建动态
    • 组织发展
  • 团学工作
    • 团委
    • 学生会
    • 团学活动
  • 校友风采
    • 优秀校友
  • 下载中心
    • 教学
    • 科研
    • 党建团学
通知公告
>教学动态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团学风采
>就业信息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通知公告
学术报告:黄淮小麦高产潜力与创新方向
2018年04月11日 09:25 (点击数:)

报告人简介:

茹振钢,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河南沁阳人,中共党员。中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小麦技术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现任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

30多年来,茹振钢长期致力于小麦育种科研与教学工作,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带领小麦育种科研队伍分别开展了巨型小麦新品种创建、低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高产小麦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等多项研究。相继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和百农矮抗58等一系列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创直接增产效益200多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近期又育成新品系5个,分别参加省级、国家级试验,并获得国家品种权专利4项。2013年12月,矮抗58小麦新品种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设奖30年来河南省高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2004年育成小麦雄性不育系BNS,成为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利用的热点,并得到国家“973”、“863”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利用新转育的BNS型不育系现已配制出强优势组合4个,试种面积达400多亩,可较最好的常规高产品种增产200-300斤,在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实现了杂交小麦研发的新突破。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占领国际种业竞争的制高点的科技支撑。

茹振钢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参加国家863、973项目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项,承担了多项国家和河南省小麦科研项目。先后获得了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新乡市重大科技贡献奖、河南首届最美教师等荣誉。

上一条:学术报告:光荣、责任与梦想

下一条:学术报告:试纸快速检测技术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nxy@hist.edu.cn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40337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