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管理队伍
  • 师资队伍
    • 双聘院士
    • 中原学者
    • 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
    • 教授
    • 副教授
    • 高级实验师
    • 教师名录
  • 学科专业
    • 专业简介
    • 学科建设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科研平台
    • 标志成果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建动态
    • 组织发展
  • 团学工作
    • 团委
    • 学生会
    • 团学活动
  • 校友风采
    • 优秀校友
  • 下载中心
    • 教学
    • 科研
    • 党建团学
学院新闻
>教学动态
>科研动态
>社会服务
>团学风采
>就业信息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第二期“百农讲坛”学术报告(七):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及跨作物应用
2024年08月03日 19:37 (点击数:)

8月2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部首批科研杰出人才、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陈绍江教授应邀请在河南科技学院第二期“百农讲坛”上作题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及跨作物应用”的主旨报告。报告会在农学院708会议室举行,农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学科师生代表7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小麦中心副主任董娜主持。

陈绍江教授的报告从从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入手,着重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及跨作物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克隆关键诱导基因,克隆关键基因,解析诱导机理:在国际上率先克隆了关键诱导基因ZmPLA1和ZmDMP。二是创制核心材料,攻克技术卡点:创建了基于诱导基因分子标记的高频诱导系选育方法,成功育成系列诱导率达15%以上的高频诱导系、籽粒油分和诱导率均超10%的超高油型诱导系及组培专用诱导系等,建立了准确率达90%的单倍体自动化鉴别技术,研发的组培加倍技术使雄穗加倍率倍增至70%以上。由此,形成了以高频诱导、精准鉴别、高效加倍为特点的高效技术体系。三是强化技术融合,提升系统效能:基于单倍体技术体系特点和流程,融合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形成了单倍体与回交选育结合的BH等技术,回交定向选择过程的通量和速度显著提升。同时,通过田间与分子育种评价结合形成了分子预测技术,为大量DH系的筛选评价提供了高效技术解决方案;四是打造技术新模式,实现育种新速度:通过单倍体技术流程化及各高效技术的体系化集成,构建了工程化技术平台。基于此平台,可以使DH系实现周年工厂化的连续创制,满足了规模化高通量的现代育种需求;五是催生纯系服务,打造新型业态:根据单倍体技术易于工程化实施的特点,相继探索了不同的技术转化模式,其中通过技术平台构建所形成的自助共享模式有力的促进了系统化整体应用。六是培养新型种业人才,实现技术更新换代:利用高通量DH和高通量GS的工程化育种技术模式,助力助力玉米育种工程化。进一步通过不同作物诱导基因的同源基因编辑成功将单倍体育种技术拓展至小麦等单子叶作物及番茄等双子叶作物,创建了满足不同规模和类型育种单位需求的高效技术体系。让更多作物育种“坐”高铁。

董娜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单倍体育种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有望将单倍体育种技术应用到小麦育种中,助力小麦研究,希望我校师生从彭教授的报告中汲取宝贵经验与养分,激发科研兴趣和积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陈绍江教授简介: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及遗传学教学工作,曾任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副主任,教育部玉米育种工程中心主任,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十五至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863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在单倍体快速育种、无损快速测试技术及工程化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单倍体育种技术入选近十年国家农业科研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其广泛应用促进了玉米育种技术的转型升级。主持和参加的项目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大北农科技奖植物育种一等奖等。入选农业部首批科研杰出人才,202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海银产业促进一等奖等。主选和参选品种近20个,累计推广面积1亿亩以上。主编《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和研究生教材《植物细胞遗传学》等。

                                    (图片/邓佳乐  初审/牛珂欣 宋普文  复审/朱启迪  终审/胡海燕 于江傲)

 

上一条:第二期“百农讲坛”学术报告(八):海藻糖代谢调控大豆疫病的机理研究

下一条:第二期“百农讲坛”学术报告(六):直播油菜高效栽培实践与展望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农学院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Email:nxy@hist.edu.cn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040337

关注我们